返回专业资源库介绍

机电设备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智能制造系机电设备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自2019年开始建设。

在办学理念方面,智能制造系机电设备技术专业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五个对接”的理念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之中,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战略,执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计划,构建“校企双制”办学模式,先后与潍坊歌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三利集团等单位实行“订单”培养,强化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实现了招生即就业的“无缝接轨”。

在管理体制方面,机电设备技术专业设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部分委员直接来源于业界知名企业,采用校企联合的方式,融合机电设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产业需求,调整专业发展政策、规划专业发展、指导专业建设工作。从而确保该专业能够不断适应发展中的业界需求,确保人才培养目标长期符合“卓越计划”标准。

在教学资源库方面,学院正在推进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其中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建成多个板块,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等数字化平台,其中网络教学平台已经运行一段时间,机电类校本资源库已经建成拥有两万多素材的综合性资源库,其中机电设备技术除文本素材外,主要有图片素材500个,微课100个,动画400个,视频200个,音频100个,虚拟仿真6个,为同学们学习提供了大量帮助。

在实践教学方面,一直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培养的核心任务看待,并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系部要求除个别理论性特别强的专业课外,其他专业课必须以工程实践为主进行专业教学,且占评价指标的比例不得低于67.8%。机电设备技术专业目前支持12门课程的110个实验项目,初步覆盖了机电设备技术的专业课程。

在实践教材方面,教育教学改革近十年来,本专业教师参与了专业课“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课程技能化”多项教学改革,在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总结和提高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建设了《数控车加工技术》、《数控铣(加工中心)》等五门山东省精品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两门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及九门课程院级精品课程,编写了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为理念的项目化校本教材26部,省级国家级教科研项目52项,发表论文220余篇。建设了数控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两个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融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学生在工作情境中学习。在实践教学方面,除给出了专业课程中的实验环节以及专设实践课程的设置方案外,还进一步规范了各个实验项目所应当涵盖的知识点、实验大纲、实验目标和实验方案等具体实验内容。

在教学队伍方面,机电设备技术专业所在的智能制造系始终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六大工程,是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74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20名,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1人,双师型教师55人,国家模范教师1名,山东省首席技师2名,山东省突出技师1名,山东省技术能手11名,院级教学名师2名。同时从现代企业聘请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成立了以山东省首届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赵峰和王钦峰等组成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让企业能工巧匠传技送艺,形成了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专兼结合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了专业教学的需要。

在环境与设施方面,智能制造系与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共建特色二级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和高端制造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校内建有智能制造高端实训中心,拥有智能制造生产实训区、总控室、仿真和数据分析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功能展示平台、校企合作智能制造应用案例展示区;五轴加工中心实训室、数控设备维修实训室、快速成型(3D)实训室、逆向工程实训室、虚拟与现实实训室、CAD/CAM编程室、机械加工工艺实训室、创新工作室、精密测量室等系列实训室。实训场地面积约4万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超亿元。

在保障措施方面,系部针对实验教学活动制定了一系列教学规范,并采用信息化支持系统对教学活动进行跟踪和保障,从而确保教学活动的规范和质量。

智能制造系现已建成机电设备技术(原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现已面向校内机电设备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同时可服务于社会装备制造行业人员学习使用,为社会人员提供学习平台。机电设备技术专业为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专业,该专业为系部建设较早专业,具有传统优势。

    因此,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系机电设备技术专业目前已拥有较为坚实的工作基础,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程实践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拥有良好的实践环境。通过对智能制造系的进一步建设,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我国机电设备技术方向培养一批国际化、适应业界需求的工程师,并进而为我国智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逐步提升创造良好的人才基础。